減産後上漲乏力,油價被誰拖累?
4月2日,以沙特和俄羅斯為首的歐佩克+集體宣布自願減産,總計涉及産量削減超過160萬桶/日,計劃5月生效並持續至今年底。此外,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,俄羅斯自願基于2月平均開采水平,將石油日均減産50萬桶的措施延長至今年底,而哈薩克斯坦也宣布將自願減産7.8萬桶/日。隔天美原油開盤直接向上跳空3美金,並至今沒有回補跳空缺口。但在減産大利好面前,原油卻未能維持漲勢,其中原因何在?
首先原油作為由供需面主導的商品,它的價格依然受到這兩方面的深度影響。盡管歐佩克+減産事出突然,但其“限量保價”的策略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市場逐漸消化。而且為了應對2014年後出現的全球原油供給過剩問題,並逐步穩定國際油價,歐佩克+于2016年達成了減産協議,2017年1月1日起實施了多輪減産,市場對此也已經習以為常。
從需求面來看,2022年底至2023年初,隨著亞洲防疫封鎖政策的放開,經濟發展的恢複,亞洲地區對原油的需求大增。中國石油在3月底公布的業績報告預測稱,今年中國成品油需求將比2019年的水平增長3%。與此同時,根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所(ETRI)發布的年度行業展望,今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預計同比增長6.2%至5.4億噸,煉油加工量將增長7.8%至7.33億噸,相當于1466萬桶/天。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將其5月出口到亞洲的旗艦油品阿拉伯輕質原油的售價較4月上調了30美分/桶,較區域基准迪拜/阿曼原油升水2.80美元/桶,為連續第三個月漲價。同時,印度的需求也格外強勁。3月份其原油進口量創下11個月來的最高紀錄,達到每天502萬桶。
但今年3月開始,歐美金融業多次爆雷,令市場對于歐美國家經濟信心大失,間接拖累了3月以來的油價走勢,美原油一度跌至65美元/桶左右。因此市場需求度目前依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,且仍將極大左右油價。即便有減産托底,如果需求面不樂觀,油價仍避免不了下行的命運。
此外,美聯儲政策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油價。數據顯示,自1988年以來,在美聯儲緊縮周期的最後一次加息後三個月裏,布倫特原油價格平均上漲9%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美聯儲推動的油價反彈往往注定步履蹒跚,因為持續高企的利率可能會使經濟陷入衰退,從而拖
累石油需求。這種情況在2000年、2006年和2018年的緊縮周期之後都出現了。因此從短線來看,美聯儲如果結束加息,因為美元的下行,原油可能會迎來一波漲勢。但從長期來看,如果美聯儲暫停加息,但通脹依然較高,美聯儲暫時不會降息,那麽經濟的衰退風險仍將利空油價。
因此,今年原油後期的走勢,大概率可能還是會受到需求面和美聯儲政策,以及通脹表現的影響。從日線級別來看,短期的震蕩似乎依然很難擺脫。60-90預計將成為油價震蕩的主區間。
2023年04月19日 許曦揚